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双碳”转型时间紧任务重 央企是怎么做的 正文
时间:2025-07-07 10:56:40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焦点
转自:北京商报“双碳”转型时间紧任务重,作为我国代表公共利益参与经济和干预经济的手段,央企都有哪些动作?9月23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央企控股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运行情况报告》显示,2022年
转自:北京商报
“双碳”转型时间紧任务重,双碳作为我国代表公共利益参与经济和干预经济的转型手段,央企都有哪些动作?时间9月23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央企控股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运行情况报告》显示,紧任2022年上半年,央企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3.55万亿元,双碳利润总额合计1.17万亿元,转型为夯实央企总盘子、时间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紧任其间,央企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双碳央企控股上市企业不断加大绿色产业项目投资,转型共发行绿色债券35只,时间融资418.9亿元,紧任为发展绿色经济并辐射带动绿色产业提供了重要支撑。央企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手握资金,借政策东风,央企正在推动、带动、辐射绿色经济,但如何进一步精准发力、精准施策迅速拓局仍是关键。
做示范
“央企资金实力雄厚,在国民经济当中占比较大,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举足轻重,需要挑起大梁,起到示范和外溢效应,在自身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的同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上绿色产业的发展。”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评价道,近年来频频建设的各种大规模水电站便是很好的例子,央企通过投资绿色产业项目获得回报的同时,上下游企业也可借此推动所使用的能源转型升级。
除王鹏提到的水电站外,央企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辐射带动绿色经济发展上动作频频。
杭州西站便是绿色交通的生动案例。今年9月22日投运的杭州西站,从空中俯瞰,白色屋顶与光伏板的组合,让车站外形分外酷炫。据了解,车站屋顶布置1.5万平方米光伏发电板,年发绿电量预计可达231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00余吨;十字天窗加透光遮阳膜的设计,使自然光倾泻候车大厅;室内采用智能照明系统,可根据客流量和天气变化自动调节光照强度;车站屋顶还“披上”一层辐射制冷膜,反射屋顶热量,降低制冷能耗。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了车站建设全周期,杭州西站获得了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这是我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中的最高级别。
在能源方面,成立于2012年3月的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研发绿色科技,布局绿色产业,形成了煤炭到甲醇再到聚烯烃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化黑为白”完整产业链。该集团的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采用目前成熟可靠的煤气化制甲醇工艺技术路线,实现了从煤炭到甲醇再到聚烯烃及各种化工产品的“由黑到白”完整产业链条,其中甲醇全部作为下游加工项目的原料使用。该项目年产186万吨煤制甲醇,年转化煤炭440万吨。
广布局
2021年9月,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调研中央企业科研创新工作时的讲话也为央企“双碳”转型指明了方向:要加大绿色低碳领域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更多行业龙头企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坚实支撑。
推动央企主动护绿、降碳、减排,离不开完善的政策体系引领护航。2021年12月30日,国资委印发《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强化国有资本绿色低碳布局、中央企业要加快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积极发展绿色金融等。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起设立低碳基金,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项目落实。
具体而言,在财政政策上,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落实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货币工具上,截至2022年上半年,国家已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发放政策资金超1800亿元,通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累计发放政策资金超350亿元;能源领域价格改革深化,国家出台新能源平价上网政策,创新抽水蓄能价格机制;市场交易更加活跃,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批纳入2162家电力企业,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
手握资金,借政策东风,央企正在绿色经济领域大显身手,在项目建设、对环保企业的并购方面出手不凡。综合来看,央企布局绿色经济大致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扬长避短,选择自身能力匹配程度高或者技术上相似,或者拥有内部市场的生态环境业务的方向,如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成立了宝武集团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冶金渣矿、冶金尘泥的再利用、深加工方面打造标杆业务,再借此向固废处理、土壤修复等技术相似的领域延伸。
第二种是平台运作,统一筹划统一行动。如三峡集团在2017年长江大保护计划出台后,投资或成立了数十家环保类子公司,建立庞大的生态环境企业群。
第三种则是全面布局,打造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在“融技投建运”五方面补充和强化能力,顺应生态环境行业一体化服务、打包的大趋势。
攻课题
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是对一个宣言、一个政策的实施,它还是央企完成历史使命的实践,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我国央企中的能源企业占据能源行业的半壁江山,在落实国家“双碳”目标过程中,央企责无旁贷,必须勇于“挑大梁”,为国家“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保驾护航。
不过,如何进一步精准发力、精准施策迅速拓局,对央企来说仍是课题。
“央企存在船大难调头的现实问题。”王鹏指出,央企的“双碳”转型和其数字化转型异曲同工,一般都会涉及战略转型、组织架构转型、人才转型和业务转型四个维度,但其庞大的组织结构和人员分工要转向“双碳”还需要时间消化。“一方面是内部资源整合难,集团下各公司存在内部竞争。另一方面,转向‘双碳’运营能力提升难,团队打造、经验积累非一日之功。最后是央企互联网基因还有所欠缺,智慧化、数字化是绿色产业下一轮升级改造的热点,但央企在这方面并非主流,智慧化和数字化发展当前依然是各环保公司和IT科技公司在主导。”
央企该如何发力?王鹏认为,首先央企要先探索出一套“双碳”转型的方式方法供其他类型企业参考;其次央企可依托其强大的人力、财力等在绿色经济最前沿的科研领域进行攻关,如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技术;最后,在转型过程当中,央企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可以尽力实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市场共享和订单共享,再去外溢、赋能、孵化其他相关的行业、企业。
进军新能源汽车赛道红利有限 力帆科技背靠吉利真的“好乘凉”?2025-07-07 10:37
冲破全球供应链困局!特斯拉一季度交付量再创新高 同比大涨68%2025-07-07 10:34
比亚迪如何把一辆车卖到100万元?2025-07-07 10:24
比亚迪汽车正式宣布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2025-07-07 10:20
《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印发 主要包括八方面重要举措2025-07-07 09:41
香港将于4月7日向符合资格的市民发放首期消费券2025-07-07 09:35
本土新增持续波动下降 福建全力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2025-07-07 09:17
12万医疗费救不回我的小猫,它值得一场体面的葬礼2025-07-07 09:15
工行个人养老金账户预约开立系统已修复,北京支持当地社保参保人群申请2025-07-07 09:02
华安证券杨爱民离任总裁2025-07-07 08:41
北京朝阳:感染者涉及风险点位,若有交集请立即报告!2025-07-07 10:48
这国终于实现了用卢布支付的愿望2025-07-07 10:30
“我和家人的资产基本都投在我管理的基金上!”500亿顶流经理:估值已到底部 看好这些板块2025-07-07 09:48
1980s美国“漂亮50”的国际化2025-07-07 09:42
比亚迪回应称:近期关于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的传言均为不实信息2025-07-07 09:26
高通新款骁龙 7 芯片架构曝光:4*A710+4*A510 CPU,性能不敌骁龙 8702025-07-07 08:47
美国 NASA 登月项目 SLS 测试期间遭雷击,Artemis 火箭状况尚可2025-07-07 08:46
AMD真能整活 RX 6300显卡又要来了:真·千元级亮机卡2025-07-07 08:40
荣耀80系列发布:配备1.6亿像素主摄 AI场景感知视频计算摄影技术2025-07-07 08:24
美西方对俄制裁或加速全球金融体系调整2025-07-07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