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前瞻|外需走弱、基数抬升影响下,10月出口怎么走 正文
时间:2025-07-07 21:15:05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知识
海关总署将于近日发布10月中国进出口数据。多家机构预测,受外需走弱,基数抬升影响,10月出口同比增速或继续回落;外需回落或为中国提供相对供给优势。10月进口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或拖累进口额增速,疫情与地产
海关总署将于近日发布10月中国进出口数据。前瞻
多家机构预测,外需受外需走弱,走弱走基数抬升影响,基数10月出口同比增速或继续回落;外需回落或为中国提供相对供给优势。抬升10月进口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或拖累进口额增速,影响疫情与地产仍是下月扰动内需回暖的关键变量。
海关总署的出口数据显示,9月份,前瞻按美元计价,外需中国出口3227.6亿美元,走弱走同比增长5.7%;进口2380.1亿美元,基数同比增长0.3%;贸易顺差847.4亿美元。抬升按人民币计算,影响出口2.19万亿元,下月同比增长10.7%;进口1.62万亿元,同比增长5.2%;贸易顺差5735.7亿元。
数据来源:Wind10月出口怎么走
出口方面,机构认为外需走弱,基数继续抬升,10月出口增速或继续回落。另一方面,外需确定性的回落,或成为中国相对供给优势的重要来源。
对于10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按美元计价,中金宏观、、兴业研究宏观研究部的预测值分别为4.1%、2%和4%。按人民币计算,李超宏观团队的预测值为10.3%。
基数方面,2021年9月、10月出口两年复合增速为18.3%、18.6%,继续小幅抬升,或给10月出口同比增速带来额外下行压力。
从外需看,中金宏观表示,在海外央行加速收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10月海外PMI进一步下行。
具体看,10月美国Markit制造业PMI和欧元区制造业PMI分别降至49.9%和46.6%,均为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值。
从高频数据来看,2022年10月前20天韩国日均出口同比下降9%(9月为0.4%),从中国日均进口同比增长7.1%(9月为8.6%);2022年10月越南出口同比增长5%(9月为10%)。
兴业研究宏观研究部表示,结合港口数据看,八大枢纽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较好地跟踪了中国出口数量同比,而10月上旬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降至-9.4%,较9月均值下降9.3个百分点,折射10月出口数量同比将进一步下行。
李超宏观团队表示,以美欧为首的发达经济体进入连续大幅加息阶段,经济走向滞胀预期,大宗商品资产价格对全球总需求回落较为敏感、已经显著回落,外需承压对中国出口的拖累将在中期逐步凸显,部分受益于欧洲能源危机的电动车、光伏设备等品类则具备独立逻辑。
李超宏观团队表示,今年以来,在海外一系列风险事件和滞胀预期影响下,中国供给优势依旧突出,但疫情边际加剧对国内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产生影响,阶段性冲击供给进而拖累出口,4月和8月均有表现,9月国内疫情扰动下降叠加常态化检测等防疫政策的有效保障,出口较4月修复较快。
李超宏观团队还表示,在外需确定性回落背景下,疫情成为重要观察变量。同时,“中国供给优势带动出口超预期”的逻辑仍将是未来出口韧性的关键支撑。
展望后续,李超宏观团队表示,海外供给多重挑战和压力背景下,其低迷表现可能成为中国相对供给优势的重要来源,一系列地缘政治冲突、工人罢工、供应链中断、资产负债表恶化等冲击扰动海外供给。
出口结构性上,李超宏观团队表示,关注高技术制造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出口结构来看行业数据,前三季度中国两大品类出口表现亮眼,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均保持积极增长。
具体看,海外经济通胀预期抬升提高了涨价容忍度,中国供给优势体现为输入价格(进口价格)向输出(出口价格)的转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景气及出口价格指数的高增可以印证;在海外供给面临一系列冲击背景下,中国高端制造业竞争优势提升,有助于提升全球市场份额,这与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密切相关,特别是自主可控强链补链与基础工业再造(产业新能源化、产业智能化)这两个方向。
人民币贬值效应上,李超宏观团队表示,这对人民币计价进口形成支撑。5月,汇率贬值效应对出口的阶段性提振,一定程度上推升了5月至7月的人民币计价出口增速。8月10日以来,人民币汇率开启新一轮贬值表现,截至10月底,此前离岸人民币已经阶段性突破7.3的大关;由于外贸汇率与即期汇率存在一定时滞,9月贸易汇率仅为6.8(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预计后续贬值效应对10月进出口数据仍有较强支撑。
根据万得数据,该平台录得的10家机构对10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3.66%;预测区间为2%至9.6%,其中8家机构预计出口同比增速下降。
10月进口增速或放缓,未来有望渐进回升
进口方面,机构认为疫情与地产仍是扰动内需回暖的关键变量,10月进口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或对进口额增速带来一定拖累。
对于10月中国进口同比增速,按美元计价,中金宏观、华泰证券、兴业研究宏观研究部的预测值分别为0.6%、-4%和-1.5%。按人民币计算,浙商证券李超宏观团队的预测值为8.2%。
兴业研究宏观研究部表示,国内疫情反复叠加价格涨幅回落,10月进口同比读数下行。从进口数量看,受疫情扰动,10月制造业PMI降至荣枯线下,降幅超季节性。其中,进口PMI较前月回落0.2个百分点至43.9%。由此来看,中国进口需求放缓或带动进口数量下行。
从进口价格看,兴业研究宏观研究部表示,CRB现货指数较好跟踪了中国进口价格同比。10月CRB现货指数同比跌入-1.1%,进口价格同比读数或进一步下行。
华泰证券也表示,考虑主要进口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如铁矿石价格指数10月同比增速-25%,较9月降幅走扩,或将对进口额增速带来一定拖累。
不过也有机构认为,经济弱复苏背景下进口大概率渐进回升。
李超宏观团队表示,疫情与地产仍是影响进口的关键变量。内需决定进口变化,3-4月受疫情扰动,7月常态化检测应对疫情背景下地产风波又冲击内需,8月全国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态势,内需修复“一波三折”决定了进口呈现为低位震荡特征。
展望后续,李超宏观团队表示,经济弱复苏背景下进口大概率渐进回升。房地产行业的整体修复仍面临一系列挑战,经济下行压力仍存,特别是考虑地产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较大(产业链长,对前周期的周期板块及后周期的消费影响较大),地产行业的渐进修复决定了下半年经济弱复苏概率较高,预计后续弱复苏的经济趋势决定了进口大概率渐进回升。
根据万得数据,该平台录得的8家机构对10月中国进口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0.11%;预测区间为-4%至2%,其中4家机构预计进口同比增速上升。
瑞幸之后,陆正耀又推“库迪咖啡”,注册资本1亿美元!这次能成吗?2025-07-07 21:12
突然公告被立案调查,2200多亿市值的锂业龙头发生了什么?2025-07-07 20:38
罢工与假期叠加 欧美多国机场陷入混乱2025-07-07 20:35
俄气上半年对非独联体国家天然气出口量下降超三成2025-07-07 20:30
9月开局不利 美元一枝独秀 风险资产全线下挫2025-07-07 20:17
本周外盘看点丨美联储公布6月纪要,非农或现降温信号2025-07-07 20:02
南京警方:一男子发布南京银行虚相关假信息 给予其治安管理处罚2025-07-07 19:36
两周内确诊病例增加两倍!世卫组织坐不住了 呼吁欧洲对猴痘采取“紧急”行动2025-07-07 19:31
中国铁路,丈量大国前行步伐2025-07-07 19:24
本周外盘看点丨美联储公布6月纪要,非农或现降温信号2025-07-07 18:36
人民银行开展20亿元逆回购操作 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1700亿元2025-07-07 20:50
人身险业上半年喜忧参半:承保端仍磨底 投资端渐脱困2025-07-07 20:42
10000只公募基金大市场,已是上市公司2倍,选基难度更大,下半年哪些基金将成发行主角?2025-07-07 20:41
多地调整!河北石家庄、张家口进公共场所不再查核酸2025-07-07 20:31
行业报告预计今年咖饮市场规模达797亿元2025-07-07 20:30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新疆市场监管局严查麦趣尔纯牛奶检出丙二醇问题2025-07-07 19:52
#大连七天连锁酒店被罩现大片血渍#上热搜,网友:这床单的故事不简单2025-07-07 19:34
6月份融资客布局四大消费细分行业 净买入136亿元2025-07-07 19:10
何为后疫情时代最重要的命题?芝加哥大学ESG中心主任德怀特·霍普金斯:让世界重新“流动”起来2025-07-07 19:01
Meta将于9月1日关闭数字钱包项目Novi2025-07-07 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