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申万宏源2022宏观经济分会场:适度,不过度——财政政策展望 正文
时间:2025-07-07 16:12:56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综合
3月23-24日,举办了以“三十年峥嵘 迈入新经济”为主题的2022资本市场春季策略会,深入探讨当下热点话题,共话时代机遇。会议组织召开了宏观经济、固定收益、资产配置与全球供应链重构、数字化、金融创新
3月23-24日,申万举办了以“三十年峥嵘 迈入新经济”为主题的宏源宏观2022资本市场春季策略会,深入探讨当下热点话题,经济共话时代机遇。场适财政会议组织召开了宏观经济、过度固定收益、政策展望资产配置与全球供应链重构、申万数字化、宏源宏观金融创新与企业融资、经济稳增长与创新消费等多个专题论坛。场适财政
在宏观经济分论坛上,过度申万宏源研究宏观团队就《财政提升效能与强化绩效导向的政策展望平衡》发表了以下观点:
财政政策是今年稳增长的重要手段,但今年的申万财政工具组合并不常见,如何理解这些新工具所体现的宏源宏观短期稳增长和长期财政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纵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财政预算草案,年内多采用的经济是创新性的不常见的财政工具,例如2.5万亿减税退税、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1.65万亿、央行上缴外汇储备资产经营利润超万亿等,传导机制与传统的支出扩张工具有明显差异,稳增长的力度很难直观感知,更难以捕捉这些工具的长期影响。我们基于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剖析,发现在短期稳增长和长期财政可持续性的平衡策略中,今年扩张财政额外可提供1.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拉动,同时对未来年份造成的跨年下行压力较小。
公共预算支出大幅扩张:大部分为旨在稳就业的留抵退税,小部分适度用于支持政府消费。2022年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同比增长高达8.4%,较2021年实现增速提升达8.1个百分点,若全部增量均投向占GDP总规模17%的政府消费,意味着可直接额外拉动GDP增速超1.5个百分点。但真实的支出结构并没有这么简单和短视。大部分支出增长在留抵退税措施上,这是一种旨在稳就业保收入、路径较长的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防御性工具。政府工作报告中最突出的财政工具是“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计划的减税1万亿左右递减财政收入增速约4个百分点,是今年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增速大幅回落至3.8%的主要拖累,而1.5万亿留底退税计入财政支出,占支出扩张幅度的近3/4。增值税留抵退税与减税的不同在于并不增加企业利润,而是一次性的现金流改善效应,对主要基于需求情况进行投资决策的制造业投资并无直接拉动作用,而是旨在保持小微企业不至因现金流断裂而遭遇经营困难导致失业,稳就业—保收入—促消费传导链条较长,但同时跨年的收缩效应较小,不会大幅增加长期的财政融资压力。融资:动用去年蓄力的财政资金、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结构利润等一次性资金来源解决存量退税问题,融资方式的不可长期持续性也限制了直接投入政府消费的支出力度。除退税外公共预算支出增速仍可能改善3%左右,或通过政府消费形成0.5个百分点左右的额外GDP增长拉动效果,力度适当。
专项债持平去年稍多于预期,但考虑到土地出让收入捉襟见肘,强化绩效导向要求下基建投资亦强调可持续的“适度提前”,短期稳增长不以增加长期风险为代价。地产需求低迷,土地出让市场活跃度下降,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速预期谨慎。预算草案披露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增长0.6%,隐含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增速为零,大幅低于此前数年,反映出地产需求低迷所导致的基础设施融资压力。新增3.65万亿专项债持平去年,稍超我们预期,但主要或用于填补土地出让金收入不足导致的基建资金缺口。强化绩效导向+坚决遏制地方政府新增隐性债务=穿透式监管+基建项目盈亏平衡的长期可持续要求。基建投资稳增长力度的约束并不在于融资方面,而在于“资管新规”之后对地方政府去杠杆的严格要求。基建投资使用专项债资金占比大幅提升的同时,项目自身长期现金流对投资期债务覆盖能力的要求提升,向基建项目自身要效率、要可持续性的要求得到严格恪守才能够保证政府部门债务水平的长期健康。政府性基金预算额外承担公共预算的临时性融资功能,加之预算支出中依惯例还包括结转下年资金、存量政府隐性债务偿还资金等,年内投向基建领域的增速小于预算支出增速。预计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规模可能大幅扩张至2.6万亿左右,另有4000亿以上的结转下年资金。维持全年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6%左右的预测不变,基建投资增速上行但并不谋求大幅冲高。其中强化绩效导向的同时适度超前的传统基建投资预计年同比增长3.0%左右,较去年改善约2.6个百分点;预算草案对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资金缺口显露出积极态度,新能源发电类投资或推动公用设施投资高增。广义基建投资或额外拉动实际GDP增长约0.6个百分点。
江山成立“两山”转化领域产业基金2025-07-07 16:08
国家能源局:今年前7月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26.7%2025-07-07 16:07
记住这8招:再流氓的APP也偷不走你的隐私2025-07-07 15:08
极端高温“烤”验欧洲农业生产2025-07-07 14:57
南博会这10年:两“变”一“不变”,解码中国2025-07-07 14:45
瑞银:油价年底前有望重返每桶125美元2025-07-07 14:33
北京住建委发文优化商品住房销售管理 关注预售资金专项使用问题2025-07-07 14:23
焦炭每吨累涨400元至460元 专家认为焦炭涨价大概率不可持续2025-07-07 13:50
欧洲央行管委Simkus:12月会议上50个和75个基点的加息都是可能的2025-07-07 13:46
8月22日听华夏基金陈彦冰、招商基金侯昊等大咖说:如何捕捉市场低估机遇,下半年投资机会何在2025-07-07 13:26
小米集团:第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21.17亿元,同比减少59.1%2025-07-07 15:36
李瑞峰再怼增程式技术,意欲为品牌造势?2025-07-07 15:28
两千多家在印外企为何“跑路”了?2025-07-07 15:28
百亿元资金抢购 “日光基”再现 3只保租房公募REITs单日认购规模超680亿元2025-07-07 15:25
欧洲最大核电站再次遭到炮击!俄罗斯高级官员:有发生核事故的风险2025-07-07 15:20
经济日报:发达经济体房地产显疲态2025-07-07 15:04
格兰尼IPO停工停薪风波追踪:公司回应未收到通知,只是“检修”2025-07-07 14:36
再生元埃博拉治疗药物获世卫组织推荐2025-07-07 14:29
平安理财总经理张东:理财公司需以资产配置为内核,坚持稳健定位2025-07-07 14:29
美国为何屡屡抗疫失败?2025-07-07 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