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中青报刊文:“火爆”并非标准 大学专业设置不简单 正文
时间:2025-07-07 15:56:05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焦点
大学专业设置标准是什么?首先,社会需求是学科专业设置的重要方向。谈到大学专业,离不开另外一个词:学科。学科侧重于知识生产即科研角度,专业则侧重于社会需求角度即人才培养角度。目前高校专业大约覆盖了13个
大学专业设置标准是火爆什么?首先,社会需求是中青准大置学科专业设置的重要方向。谈到大学专业,报刊离不开另外一个词:学科。文并学科侧重于知识生产即科研角度,非标专业则侧重于社会需求角度即人才培养角度。学专目前高校专业大约覆盖了13个学科大类,业设各类名目繁多的简单专业名称大约近500个,但核心其实就100余个。火爆这些专业我们是中青准大置否都要办?答案是否定的,必须结合自己的报刊办学特色,合理定位,文并切忌追求大而全。非标
20世纪90年代,学专伴随“211工程”的业设启动,为纠正50年代院校调整的不足开启了大合并的风潮,综合性院校大规模出现。与此同时,高校进入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大发展阶段。在这一轮的发展中,在专业设置上,全国高校普遍出现了一种“什么专业都办”的冲动。无论什么学校,文理工农医经管法,所办专业少则五六十个,多则上百个。仅从专业上看,高校之间几乎没有区别。
一些人文社科与艺术专业,因为办学门槛低、收费高,备受高校推崇。比如,管理与艺术这两个就业老大难专业竟然成为全国高校举办的热门。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管理与艺术类招生量高居所有13个学科门类中第二与第三位,仅次于工科。比如某211农业大学,就设有4个艺术类本科专业,其中包含音乐表演。一些地方的行业学校,类似石油大学、农业大学等设有播音主持在内的艺术专业的也比比皆是。
2016年,首轮“双一流”建设启动,新入围的25所非“985”、“211”高校几乎清一色是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双一流”的核心思想就是引导高校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不是大而全。此后,很多著名高校纷纷开始做减法,撤销自己没有优势的学科专业,比如中国科技大学当年就撤销了公共管理学院,浙大也曾放弃一批硕博学位点。2021年“双一流”第二期启动,只强调“学科”,遏制高校野蛮生长,引导高校重新塑形,办出特色的目的更加明显。
第二,专业设置上需要与时俱进,及时响应社会需求不断调整相关学科专业设置,但也要警惕盲目赶时髦的浮躁。
专业设置是一个科学问题,任何一个专业往往需要其理论体系,必须兼顾科学性、稳定性。物联网本是互联网应用发展的一个方向,2009年前后,IBM公司为推动业务发展推出了集纳各种软硬件信息技术的“智慧地球”的概念,物联网因此风靡一时,不少专家宣传物联网要取代互联网,全国高校兴起举办物联网专业的风潮,最高峰时全国有400多所高校举办物联网专业。但遗憾的是,物联网很快就成为弃儿。2018年最早举办物联网专业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宣布物联网专业停止招生,而原因则是就业不好。近年,很多高校因为种种原因,开始放弃物联网专业招生。
最近几年,IT行业一旦兴起一个概念,一些高校就纷纷举办相关专业,从物联网到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元宇宙,不一而足。这其中一些其实只是一个市场概念,并没有理论体系,也并非新兴学科。比如,近年流行的“元宇宙”就是Facebook在人工智能基础上推出的市场概念,但竟然也有不少高校开办所谓元宇宙专业,必然无法长久。
第三,不同层次的学校,肩负不同的责任,在学科专业设置与培养上也需要有不同定位。
2021年9月清华明确提出要控制人文学科规模,压缩博士生规模。此前,清华大学高调宣布成立集成电路学院,其核心目标不言而喻。回顾这些年清华大学在学科专业上的调整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出清华大学一直在关注国家的战略需求,关注着“卡脖子”技术问题。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清华、北大就曾抽调全校最优秀的师生组建了核物理相关的学科专业,为我国“两弹一星”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与技术支撑。主动站位国家的战略需求设置相关学科专业,是著名研究型高校的重要责任,也是区别于一般高校的地方。
一方面是干别人干不了的,另一方面,即便是相同的专业,也需要有不同层次的培养定位。
2020年清华大学停招新闻与传播、会计两个本科专业。相关部门解释,清华并非不再举办相关专业,而是希望培养更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在本科停招的同时,新闻与会计的硕士招生量增加。显然,清华对自己有着清晰的定位,换句话讲,清华大学不再培养简单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而更希望培养出有学科交叉背景优势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反过来,应用型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更需要脚踏实地,紧密结合具体社会需求、行业需求,培养更多实用人才。在培养模式上,也需要聚焦具体技能与专业的培养,而不宜盲目学习研究型高校的宽口径、大类培养模式。
第四,考生与家长是我们了解社会需求的晴雨表,但我们也不宜简单以此作为专业设置的唯一依据。
2022年,伴随房地产等行业大滑坡,需求萎缩,土木专业成为考生的“弃儿”,同济大学相关专业录取分数在河南创下极端纪录,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考生和家长的选择往往是社会需求的晴雨表,高校需要重视并及时调整相关专业设置,但个人的选择有时是短视和功利的,高校也不能简单以表面的社会需要,尤其是考生和家长的选择作为唯一衡量的尺子,尤其是基础学科。
要突破西方对我们的技术围堵,核心还是要打好基础学科的底座。在应对西方的技术脱钩与围堵中,国家系统地规划有四支战略科技力量,高校就是其一。高校在其中的核心职能是为科技自强自立提供人才支撑,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基础学科与基础学科人才。“强基计划”的目的,就在于加强优秀的基础学科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遗憾的是,因为基础学科专业技能性差,就业不理想,往往不受考生家长的欢迎。无论是从国家战略出发,还是高校从事知识生产的基本职能出发,我们都需要对基础学科、国家需要的特殊学科进行必要的保护。
同样,我们也绝不能因为考生与家长喜欢报考而盲目设置某些专业,比如管理与艺术专业。这种喜欢背后,有着复杂的因素,比如好学、好考等,而并不等同于充足的社会需求。
(作者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陈志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10月12日 07 版
超6000万GMV,踩着汪小菲上位的麻六记酸辣粉断货了2025-07-07 15:52
另一场战争打响:OPEC+单挑整个西方!2025-07-07 15:47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47例2025-07-07 15:28
多宁生物赴港IPO 多家生物医药公司为其股东2025-07-07 15:14
Wedbush:iPhone 14供应严重短缺 苹果黑五周末销量或降至约800万部2025-07-07 15:09
坐标中国 | 跨越沙漠,铁路“圈”起“死亡之海”2025-07-07 14:09
欧洲能源紧缺气价上涨 广汇能源第三季大赚超32亿再刷新高2025-07-07 14:06
时隔两年半PSL再度重启,有何深意?2025-07-07 13:57
A股上半年业绩跑赢“经济大盘” 银行让利仍有空间2025-07-07 13:50
寒冬将至:北溪疑云背后 德国能源危机的历史与现实2025-07-07 13:24
泓科CSCAD完成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红杉中国领投2025-07-07 15:33
乳企下注银发经济 中老年奶粉呼唤功能化升级2025-07-07 14:50
发生了什么?美股遭“黑色星期五”,特斯拉跌超6%2025-07-07 14:38
美媒:两女子在纽约地铁被“外星人”拳打脚踢,警方已通缉2025-07-07 14:37
中粮试错交易:苯乙烯强势反转 出现短期新高2025-07-07 14:34
第三代半导体布局提速 国产势力能否“换道超车”?2025-07-07 14:32
恒丰银行罗鹏宇:如何打造数字化敏捷化银行理财公司2025-07-07 14:11
20亿收购生隙!正邦科技“掐架”大北农,公告内容与事实不符?2025-07-07 14:04
北京:24日起进入公共场所查验48小时核酸证明2025-07-07 13:58
创维电器“撤单”创业板IPO,冰箱、洗衣机市占率不足4%2025-07-07 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