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锁定期基金1月集中开放 八成基民凭业绩定“去留” 正文
时间:2025-07-07 15:01:00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知识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 朱妍最近,一份调研报告揭晓基民对锁定期基金的真实评价:在各类锁定期基金中,基民对权益类产品的满意度最低,且八成基民表示将根据基金业绩表现
炒股就看,去留权威,锁定专业,期基及时,金月集中全面,开放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成基
◎记者 朱妍
最近,民凭一份调研报告揭晓基民对锁定期基金的业绩真实评价:在各类锁定期基金中,基民对权益类产品的去留满意度最低,且八成基民表示将根据基金业绩表现决定“去留”。锁定与此同时,期基有机构统计,金月集中1月将有近200只锁定期基金开放申赎,开放部分权益类产品也包含在内。成基业内人士认为,民凭“锁定期”并不意味着对基金业绩形成保障,但确实具有设计优势,建议长期资金在市场回调扰动基金阶段性业绩时,多一分耐心。
所谓锁定期基金,名字中通常带有持有、封闭、定期开放等字眼,购买后须等待一定时间才有机会赎回。
近期易方达基金联合蚂蚁理财智库发布的投资者锁定期产品调研报告显示,在锁定期基金中,投资者对债券型产品满意程度最高,按满分5分计算,可达4.05分;其次是偏债混合型产品,达到3.79分;股票型、偏股混合型产品只有3.39分。
值得注意的是,八成以上的投资者以业绩是否符合预期作为续投依据。若以此来看,一些权益类锁定期基金后续或将面临一场 “大考”。
2022年A股市场回调幅度较大,权益类锁定期基金在锁定期内业绩表现大多欠佳。汇成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29日,近一年来,各类权益类锁定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均告负,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跌幅在20%左右。
今年一季度,锁定期基金的集中开放即将到来。据基煜基金统计,预计1月将有195只定开类基金开放申赎(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且会在3月达到全年的单月峰值,一季度共将有635只产品开放,一些权益类产品也包含在内。
实际上,受业绩表现影响,不少锁定期基金近一个锁定期内的“留存度”普遍不高。汇成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近一个锁定期内(截至去年三季度),除了收益在10%以上的基金外,各收益区间的锁定期产品,基金规模变化的中位数均为负。其中,尤以亏损超40%的产品为最,规模缩水中位数高达12亿元。
部分机构认为,尽管投资者对于锁定期内产品的业绩格外关注,但具体投资时,还应根据自身资产情况,区分好中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对于能长期投资的资金,在市场回调扰动产品阶段性业绩时,还应多一分耐心。
从长期来看,偏股型基金的业绩有目共睹。截至2022年末,偏股基金指数近3年、近5年、近10年的涨幅分别超过了23%、34%、137%。
上述汇成基金人士也认为,投资锁定期基金需保持理性,应重点关注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能力是否足够优秀、产品风险收益目标是否与自身预期相匹配,及锁定期设置是否符合自身对资金流动性的需求。
经济日报:勿滥用区块链概念2025-07-07 14:49
北京6月25日新增1例本土确诊2025-07-07 14:31
港澳海关侦破涉超1.1亿港元海上走私案,拘捕4名男子2025-07-07 13:44
广发证券A股中期策略展望:此消彼长水到渠成 拥抱“政策暖风”的中国优势资产2025-07-07 13:37
东方雨虹控股董事长李卫国出席2022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2025-07-07 13:22
美媒:环球晶圆将投资50亿美元,在美国得州建硅晶圆工厂2025-07-07 13:05
油气板块多数上涨 西方石油涨超4%2025-07-07 13:03
一图看懂“双碳”交通运输工作实施意见2025-07-07 12:58
央行在香港发行250亿元央票 认购倍数达2.2倍2025-07-07 12:58
信达证券IPO将上会 因违规被监管多次处罚2025-07-07 12:51
易会满:把握五项原则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2025-07-07 14:53
美国消费者压力又增加了:AT&T等电信公司提高无线网络收费2025-07-07 14:50
俄罗斯宣布驱逐八名希腊外交官2025-07-07 14:48
展示账号IP归属地信息、账号信息应与真实职业信息一致……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新规出台2025-07-07 14:46
为拿美国补贴 LG化学斥资30亿美元在美建电池正极材料工厂2025-07-07 14:36
交通部:上半年铁路、水运、邮政快递货运量将超2019年同期2025-07-07 14:36
紫竹院、玉渊潭、香山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临时闭园2025-07-07 14:12
行业大转型时代,看万亿大家保险如何转向2025-07-07 13:55
居家网课期间,父母和孩子如何有效沟通?一图看懂!2025-07-07 12:24
为什么有的老人,选择将自己托付给“陌生人”?2025-07-07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