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增长超10% 下半年有望加大权益投资力度 正文
时间:2025-07-07 09:17:00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焦点
本报记者 彭 妍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披露2022年上半年理财业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同时,随着上市银行半年报陆续披露,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财务数据也相继披露。《证券日报》记者梳理相关数据发现,
本报记者 彭 妍
近期,银行有望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披露2022年上半年理财业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理财力度同时,公司管理规模随着上市银行半年报陆续披露,增长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超下财务数据也相继披露。《证券日报》记者梳理相关数据发现,半年从产品规模来看,权益截至上半年末,投资多数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理财产品规模较上年末有所增长,银行有望其中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甚至出现了10%以上的理财力度增长;从产品类型来看,多数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布局仍以固收类产品为主,公司管理规模权益类资产投资余额和占比有所提升。增长
随着银行理财市场进入全面净值化管理的超下新阶段,银行理财子公司权益投资短板仍需加强。半年展望下半年,权益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表示,将继续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并适时发行权益类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
存续规模达29.15万亿元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近日发布的《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9.1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8%;理财产品新发行1.52万只,累计募集资金47.92万亿元(含开放式理财产品在2022年开放周期内的累计申购金额)。与此同时,上半年理财业务转型持续深化,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及占比均达到较高水平。截至2022年6月底,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7.72万亿元,占比95.09%,较去年同期提高16.06个百分点。
月内已有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信银理财、南银理财、徽银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7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披露2022年上半年理财业务报告。此外,在已公布的银行半年报中,招银理财、平安理财、杭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财务数据也陆续披露。记者梳理发现,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理财产品规模出现大幅度增长。以招银理财为例,截至2022年6月末,招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2.8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管理规模暂居首位;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信银理财存续产品余额排名靠前,分别为1.82万亿元、1.68万亿元、1.14万亿元。
此外,公布了平安银行和全资子公司平安理财合并报表数据,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集团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9472.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其中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净值型产品规模9305.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城商行理财子公司中,杭银理财管理规模实现新突破。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杭银理财存续理财产品余额达到3549.0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81.86亿元,增幅15.71%。截至2022年6月末,南银理财的理财产品总规模近3800亿元,较上年末增幅超16%。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理财产品规模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提升,从而增加了居民对理财产品的需求。其次,随着净值化转型基本完成,理财产品得到更多投资者的认可。
杜阳进一步解释,理财规模的提升将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有助于提高理财子公司的营收水平,增加理财业务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今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二是有助于提升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将资金积极投向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的领域,在满足居民资产保值增值需求的同时,助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宏观经济的稳健发展。
银行理财权益投资
力度将加大
记者梳理报告发现,多数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布局仍以固收类产品为主,同时渐进布局混合类、权益类产品。从各类型产品规模来看,固收类理财产品规模占比最大,截至2022年6月末,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信银理财、中邮理财、南银理财、徽银理财存续的固收类理财产品余额占比分别为90.34%、88.07%、96.86%、89.12%、98.6%、99.08%;混合类产品次之,截至2022年6月末,部分理财子公司存续的混合类产品余额占比超过10%。
另外,上述报告亦披露了穿透后的权益类资产持仓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农银理财、中邮理财、信银理财、南银理财权益类资产投资余额均超过100亿元。从权益类资产占比来看,相较于2021年末,多数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权益类资产投资力度加大。例如,农银理财权益类资产投资余额占比由5.54%增至6.36%,中邮理财由0.91%增至3.1%,南银理财由0.83%增至2.5%。
不过,相比2021年上半年,从整个银行理财市场来看,《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理财产品持有权益类资产占比较2021年同期减少0.87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进入全面净值化管理的新阶段。今年年初,受市场震荡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大规模破净的现象。此外,今年以来,有理财子公司终止多款产品的运作。面对新的市场状况,银行理财子公司在权益投资方面仍存短板。
杜阳认为,目前权益类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两个方面。在产品设计方面,部分权益类理财产品投研体系不健全,产品研发能力相对欠缺;而在风险管理方面,权益类理财产品的风险水平相对较高,普适的理财风控模型难以对其风险水平进行有效监测。
在杜阳看来,银行理财子公司需从两方面发力,一是要不断更新权益类理财产品的投研思维,加强研究深度,并形成差异化的投资策略,同时可借鉴相关基金产品的投研模式,提升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二是要构建与权益类理财产品相匹配的风控模型,通过金融科技等技术手段,解决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有效压降相关产品的风险水平。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也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在布局权益类投资时,除做好风险管理外,还应做好风险提示、收益信息等方面披露,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长期投资。
“银行子公司逐步加大权益资产配置是大势所趋,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权益资产投研体系,在过渡阶段可使用FOF模式来进行权益资产配置。同时,与追求相对收益的公募基金不同,银行理财追求绝对收益,银行理财子公司必须在积累足够的安全垫之后再进行风险较高的权益投资。”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如是说。
济南:23日起娱乐场所暂时关闭,六区餐饮经营场所暂停堂食2025-07-07 08:51
普京批佩洛西窜台是精心策划的挑衅,外交部:高度评价普京总统表态2025-07-07 08:48
国务院办公厅:严格禁止以罚款进行创收2025-07-07 08:10
花旗:维持中国电信买入评级 目标价3.76港元2025-07-07 07:39
欧洲债券市场遭遇大幅抛售,可能演变成债务危机吗?2025-07-07 07:35
8月1日至16日 海南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11755例2025-07-07 07:29
应急部: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加强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2025-07-07 07:25
上海市出台国家卫生区巩固管理办法,建立卫生健康街镇建设制度2025-07-07 07:01
基于日本房地产泡沫视角的国内地产债配置逻辑2025-07-07 06:48
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指导意见 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2025-07-07 06:42
田洪良:主要货币短线操作指南2025-07-07 09:09
赛诺菲终止乳腺癌药物amcenestrant研发 股价盘前跌近7%2025-07-07 08:52
腾讯申请注册XR商标2025-07-07 08:46
年薪13万!茅台集团科研员应聘需有SCI论文或发明专利2025-07-07 08:43
欧阳晔李佳朱军入选IEEE Fellow,新晋名单华人占比1/4!还有一位小米大牛2025-07-07 08:34
新茶饮的“命”都是椰子给的2025-07-07 08:11
捷氢科技上市在即,营收连年翻番但过于依赖上汽2025-07-07 08:07
固高科技叩关创业板:背靠“大疆教父”,关联方多重身份2025-07-07 08:05
雨枫:蔚来ET5要在一年之内打败宝马3系挑战很大2025-07-07 07:40
万国国际矿业将于8月31日派2021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1.61港仙2025-07-07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