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半导体投资“冷热不均”:整体节奏放缓 汽车芯片火热 正文
时间:2025-07-07 13:32:32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探索
图源:图虫从前些年爆火的AI芯片,到如今的汽车芯片,我们不难看出相似的路径,资本、市场纷纷看好,创业者大批涌入,堆砌起泡沫,又很快进入到行业洗牌期,在泡沫中挣扎。作者:倪雨晴 编辑:张伟贤“现在汽车芯
从前些年爆火的冷热不均AI芯片,到如今的半导汽车芯片,我们不难看出相似的体投体节路径,资本、资整奏放市场纷纷看好,缓汽创业者大批涌入,车芯堆砌起泡沫,片火又很快进入到行业洗牌期,冷热不均在泡沫中挣扎。半导
作者:倪雨晴 编辑:张伟贤
“现在汽车芯片的体投体节估值太高了,高到离谱。资整奏放有些做MCU的缓汽企业,只要和汽车沾边,车芯营收只有几千万,片火估值就叫到了20亿元左右。冷热不均”近日,一位投资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感慨道。
这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在去年年底,就有多位投资人向记者指出,国内整体芯片市场从群雄并起阶段进入排位赛阶段,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成长和缺芯的持续,围绕着汽车的芯片已经成为半导体投资焦点,相关的企业估值高涨。
承风资本合伙人尉言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车载芯片确实是大机遇,尽管车载估值高也会有人投。但是今年整体半导体融资热度降了很多,二级市场倒挂太严重,好多之前估值颇高的企业,今年都不好融资。投资机构也放缓了节奏,观望情绪严重。”
甚至有投资人直接提出了“资本寒冬”的观点,此前的中国·南沙国际集成电路产业论坛上,华登国际合伙人王林说道:“资本寒冬这个词有点夸张,但大家也要认清现实。从华登投的企业来看,4月份开始芯片销量处于断崖式下降,5月、6月也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今年半导体板块的调整也很难避免。去年不管做什么,只要是芯片、半导体相关的,只要是团队不错都能融到资。今年开始大家感受到压力,都要算回报了,不能像前两年一样凭着一腔热血砸钱。”
汽车芯片热潮
一直以来汽车芯片的市场规模并不大,仅占整体芯片的10%左右,大家也几乎不担心产能供应,然而近两年最紧缺的却是这10%,持续影响着产业链中下游。
今年上半年,国内外的汽车厂商都受到缺芯影响,再加上疫情反复,短暂停产的信息也频频传出。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数据,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会攀升至约304万辆。
除了整车厂商,供应商们也受到波及,例如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均胜电子在今年上半年亏损1.1亿元。在业绩预告中,均胜电子表示,一方面2022年上半年汽车行业整体产量下降,同时2021年下半年以来受疫情、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与运输费用上涨等的影响,公司业绩出现较大亏损。
在上游供应链仍紧张的情况下,汽车芯片的热潮也十分汹涌。广汽资本总经理袁锋就打了个比喻,中国芯片创业公司的数量也是一个“摩尔定律”,每半年增加一倍。由于缺芯太过严重,车企一天恨不得接待十家芯片企业。
当前汽车芯片的赛场上,选手越来越多。传统的车用半导体企业包括恩智浦、瑞萨、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均为海外大厂,同时老牌的博世等供应商们也在强化芯片制造领域。
国内既有地平线、芯驰科技、奕行智能等专攻汽车芯片的新兴企业,也有直接切入芯片领域的汽车制造商,包括广汽、比亚迪等。
以广汽为例,据介绍,一方面广汽进行生态圈的投资,比如广汽是地平线很早期的投资人,投了地平线三轮,已经有十几款广汽的车型在用地平线芯片。另一方面,广汽和粤芯半导体做了对接,共同开发未来车型所需的芯片。目前广汽集团部分电子控制器(ECU)产品已形成初步的国产化推进方案。
据悉,比亚迪半导体产品阵营包括业级通用MCU芯片、工业级三合一MCU芯片、车规级触控MCU芯片、车规级通用MCU芯片以及电池管理MCU芯片等,累计出货量达到了20亿颗。
在袁锋看来,芯片紧张不是短期的事件,甚至2023、2024年芯片还在缺乏,而新能源汽车还将为芯片带来蓝海市场。
他谈道:“当初的预计是到2025年中国的新能源车达500万辆左右,最新估计是今年或明年就能达到。在传统车当中,汽车半导体的价值大概在300亿美元,而新能源车超过了700亿美元,其中增长最明确的是功率半导体。如果新能源+特别智能的车,芯片用量从数量还是金额都是传统车的6倍左右。”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车规级芯片并非易事,初创企业更要谨慎。有投资人指出,初创公司能拿到的市场份额较少,虽然有机会,但是最好需要先在消费类电子的相关领域有积累,再细分出来了一个市场去做车用产品,才能扛得过其他公司两三年的认证期。
投资遇冷
相比于汽车芯片的火热,其他领域的芯片公司并不总是如意。仅从今年国内上市的半导体公司看,几乎一半都破发了,估值也在缩小。在错综复杂的2022年里,投资机构们出手更加谨慎,也更看重账面盈亏。
一名投资人指出:“最近做投资的都有一个深刻感觉,一级市场太贵,二级市场大跌,面粉比面包贵,投资越来越难做,根本下不了手。以前很香的pre-IPO也不香了,2019年如果做pre-IPO还有比较高的收益率,但是有些我们觉得可以赚很多钱的项目,现在看起来也就赚个1倍左右。另外还有一些可能做了Pre-IPO是亏钱的,因为这些都是2020年、2019年两三年前的pre-IPO价格,高于现在的市价。”
因此,“现在我们也会有意识地规避估值过高或者高度依赖融资现金流企业。我们也可以通过债务方式、债权融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如果面临的是两到三年的下行周期,这个空间也不是很大,”该投资人表示,“同时从退出路径统计看,科创板刚开始基本4个月就审核通过了,现在平均要11个月,而且申报终止比例逐渐增加,有60%是申报终止。所以实际上一个是上市挣不了钱,更大可能连上市机会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做投资的也应该做成一个共识,不要再去哄抬价格。”
从大的背景看,目前半导体市场的增速和红利都在变小。
在整体市场层面,粤澳半导体产业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刘丹谈道:“根据数据统计,全球半导体市场经过2020年-2022年3年持续高速增长后,2023年增速可能会掉到5%左右。各个细分领域冷热会出现不均,但整个大盘下来的时候,实际上投资一定是整个板块都往下走,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事件。”
兴橙资本合伙人冯锦锋说道:“最近三至五年,中国所有的芯片从业企业充分享有了市场红利。但是资本红利和市场红利在接下去的5-10年都在变小,资本市场方面,一级市场太贵,二级市场估值又在朝下滑,资本红利会越来越小;市场红利越来越小的原因是市场同业太多,同一个产品、同一个型号企业都有,导致本来是打着国产替代的旗号,现在变成内卷,企业之间同质化竞争。”
从前些年爆火的AI芯片,到如今的汽车芯片,我们不难看出相似的路径,资本、市场纷纷看好,创业者大批涌入,堆砌起泡沫,又很快进入到行业洗牌期,在泡沫中挣扎。
有半导体公司高管直言,当前国内设计芯片公司有2800多家,而美国只有几百家。国内有的公司既不toB,也不toC,而是toVC,甚至有的企业到处选址开公司,就是为了讲故事、拿资本。但是虽然VC钱烧掉了,人也会烧出来,未来会有整合并购。
不少投资人的共识是,大家需要认清现实,回归理性,抱团取暖,提前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的好机会,现在有一个合理的估值点,国内半导体行业机会大于全球,先活下去,然后寻找机会发展,等经济缓过来可能会做得更好。
戴尔第三财季营收247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93%2025-07-07 13:18
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购税至明年底,预计新增免税对应销量达800万以上,刺激的不光是汽车消费2025-07-07 12:58
360发布《中国手机安全半年报》:虚假中奖人均损失达7.5万元2025-07-07 12:15
外媒:欧盟成员国外长同意全面中止与俄签证便利化协议2025-07-07 12:09
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为新市民构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2025-07-07 12:05
民政部:截至2022年一季度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达812.6万张2025-07-07 11:34
中远海控中期大手笔分红323亿 景气度能否维系仍是隐忧2025-07-07 11:16
航空发动机现身国盛证券军工策略会 此前曾报告两机赛道为军工领域最佳赛道2025-07-07 11:14
两千亿专项借款加速落地,“保交楼”成效渐显2025-07-07 11:03
国家卫生健康委:托育服务各项政策扶持措施需地方和有关部门积极落实 仍有挖掘政策扶持力度和精准度的空间2025-07-07 11:01
中疾控:低风险区群众离开所在城市须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2025-07-07 13:32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北京市成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2025-07-07 13:19
哪吒汽车:8月交付1.6万辆,环比增长14.1%2025-07-07 13:17
民政部:支持养老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 拓宽融资渠道2025-07-07 13:02
“中字头”急拉升,A股估值体系将重构? | 市场观察2025-07-07 12:43
国资委:各中央企业和各地改革工作台账完成率均超98%2025-07-07 12:02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2025-07-07 11:44
应退100澳元错退1000万,澳女子收到加密平台巨额退款买豪宅被起诉2025-07-07 11:32
货拉拉停运司机自述:如果不是吃不饱饭,怎么会选择停运?2025-07-07 11:06
俄方:乌军试图占领扎波罗热核电站,俄军采取行动以“消灭敌军”2025-07-07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