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全球面临能源转型挑战 消费大国是关键 正文
时间:2025-07-08 09:57:53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摆脱化石燃料的能源转型最终将影响全球近200个国家,但目前绝大多数能源使用和排放来自不到12个国家。根据能源数据公司Enerdata的数据,2021年,仅10个国家就占了创纪录的全球能源使用总量的64
摆脱化石燃料的全球能源转型最终将影响全球近200个国家,但目前绝大多数能源使用和排放来自不到12个国家。面临根据能源数据公司Enerdata的转型数据,2021年,挑战仅10个国家就占了创纪录的消费全球能源使用总量的64.4%,占了所有二氧化碳排放的大国近70%,占了2016年以来全球能源使用增量的关键92%。
能源使用和污染如此集中,全球这对于那些希望跟踪和控制全球经济中这两个组成部分的面临人来说,既是转型机遇,也是挑战挑战。
有利的消费一面是,关键参与者的大国数量不多,这意味着部署在测试更高效和更低排放的关键能源的资源可以集中于在现实和大规模应用有最大机会的市场上。
不利的全球一面是,能源消费者对电力和燃料的使用使得数千家公司得以运营,并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岗位,因此,任何可能对该行业造成伤害或带来不便的重组可能都将遭到该行业的抵制。
数据显示,2021年的十大能源消费国包括:长期的工业大国美国、中国和日本,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德国、韩国和加拿大这些老牌二线经济体,以及受益于国际制裁放松的伊朗。
其中,在2021年,中国和美国就占了全球能源使用总量的近40%,超过了排在后面的其他八大能源消费国的使用量总和。中国和美国的巨大规模和突出地位意味着,两国在与能源转型和减排相关的几个领域也正在成为领导者,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组件、充电电池和其他几种可再生能源技术。此外,积极的脱碳目标的制定也将有助于它们比其他许多国家更快地限制总排放量。
尽管如此,其他主要经济体,如印度、俄罗斯、伊朗和巴西,这些国家的能源使用和排放的势头仍明显上升,并超过了北美、日本和德国自2016年以来能源消费总量的下降。
与富裕国家相比,这些国家往往更依赖于低能源成本,以确保其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保持竞争力,因此企业往往在投入额外成本以调整技术或生产方法方面行动迟缓,而这些技术或生产方法可能会降低污染水平。
另外,这些国家的政府往往缺乏所需的财政火力,无法实施其他国家所见的那种由补贴和减税推动的快速产业转型。这意味着,未来几十年,这些经济体在能源使用的同时,有可能加剧污染,并最终在本世纪末达到排放峰值。
污染和能源消耗的膨胀程度将部分取决于上述这些能源消费大国在多大程度上摆脱对高排放燃料的依赖,并向其他经济体展示在能源使用方面更加环保和精益的价值。
如果有希望的经验和能力能够与较小的经济体广泛分享,那么所有经济体的能源转型都可以加快,而不会出现许多新兴经济体普遍担心的能源供应中断和成本飙升。但是,如果与能源转型相关的进展在排名靠前的国家开始放缓,那么那些能源使用排名靠后的国家可能会像往常一样继续发展,而很少考虑排放的影响。
乌克兰南部大反攻,真的开始了?2025-07-08 09:56
韩国首尔梨泰院29日发生踩踏事件 中方回应2025-07-08 09:35
七成世界杯周边订单集结义乌,球星卡、投影仪等新品类迎来爆发2025-07-08 09:01
管涛:汇率调整有赚有赔,不太理解为何股票市场把人民币汇率调整视作利空2025-07-08 08:51
销售下滑拿地却未减速 华润置地称“该出手时就出手”2025-07-08 08:48
沙特或于12月下调运往亚洲的原油价格2025-07-08 07:45
野村:维持工商银行买入评级 目标价6.39港元2025-07-08 07:36
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要求富士康落实“四方责任” 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2025-07-08 07:29
北京:24日起进入公共场所查验48小时核酸证明2025-07-08 07:21
巴西选举尘埃落定:77岁左翼前总统击败“巴西特朗普”2025-07-08 07:19
彩票自助机摆进商场,如何有效避免未成年人购买?2025-07-08 09:56
视频|杨德龙:在市场底部保持信心和耐心 坚持做逆向投资2025-07-08 09:12
华为宣布Mate Xs 2手机将升级支持北斗卫星消息2025-07-08 09:10
中国人民银行:有条件长时间保持正常货币政策 维护币值稳定2025-07-08 08:38
2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在港发行2025-07-08 08:28
河南省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2.1% 增速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2025-07-08 08:05
瑞银:维持兖矿能源中性评级 目标价25港元2025-07-08 08:04
美联储“转鸽”希望助力市场“涨声一片”,本周迎来最后的激进加息?2025-07-08 07:49
上实城市开发11月21日斥资约88.4万港元回购160万股2025-07-08 07:18
名校毕业生扎堆中小学岗位,图啥?2025-07-08 07:12